¥ 26
¥ 75
¥ 150
¥ 160
¥ 150
建立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这一趋势不可逆转。但随着主要西方国家各种逆全球化的举措,全球经济难以摆脱困境,不确定性难消的情况下,全球会计准则趋同进程也有所减缓。中国会计准则也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 本课程首先简单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使命、组织结构、基金会受托人、人员构成、应循程序等。 其次,重点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三个阶段的发展,分别是1973-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时期、 2001-201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第1个10年、2011年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第2个10年。了解准则发展历史,更好地学习理论。 最后,课程还阐述了中美日三个大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同时期的不同策略,重点介绍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三个时期:1987-1992年的准备期、1992-2006年的双规范并行期、2006年起的持续实质趋同期;还对AH股会计准则进行差异分析。 课程适宜对象:要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人士
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普华永道会计学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实践访问教授
职业经历: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理事,是获此任命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获此任命的第二个亚洲人。
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兼国际部主任,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会计准则、证券市场监管、公司治理
获奖情况: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989)
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奖(1991)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5)
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5)
人物访谈:张为国:从学者到官员始终不变会计情怀
http://www.snai.edu/NewsShow.aspx?NewsID=8162
授课特点:
理论功底深厚、生动详实、视野开阔